十五位驻华大使联名致函陈全国 要求面谈新疆人权

以加拿大驻华大使为首的十四个西方国家以及欧洲联盟的驻华大使,罕见地联署致新疆党委书记陈全国信函,请求与他会面并希望他解释中国政府在新疆大规模拘押维吾尔人和其他穆斯林少数民族等侵犯人权的问题。

路透社11月15日的独家报道说,他们所看到的草稿显示,这些外交官的信函是直接写给陈全国的。有外交官透露,有关方面正设法得到更多国家外交官的签名。

信函表示,联合国有关新疆的调查报告中,揭示出的中国少数民族的遭遇使他们极为担忧。因此,为了更好地了解新疆的状况,他们请求陈全国与他们尽早会面,与他们讨论有关问题。

报道说,这是多个国家的外交官针对中国人权问题的一个不同寻常的广泛协调举动,显示了中国在新疆的人权打压行为正在引发来自国际社会越来越大的反弹。

已经在这封致陈全国的信函上签字的大使来自加拿大、英国、法国、瑞士、欧盟、德国、荷兰、澳大利亚、爱尔兰、瑞典、比利时、挪威、爱沙尼亚、芬兰和丹麦。

这个信函的附件将寄给中国外交部、中国公安部和中国共产党负责国际事务的部门。路透社发给新疆政府和新疆公安局等单位的置评请求没有得到回复。

国际人权组织“人权观察”的中国事务负责人索菲.理查森表示,她感激加拿大外交部领导多国外交官的这个行动:

“这是国际社会向中国政府就新疆人权问题进行问责和向中国施加压力的努力中一个重要步骤。我们很感激加拿大政府在这个行动中的领导作用。我们希望国际社会的不断施压,最终会导致中国政府关闭这些拘押营,并尽快结束对穆斯林人的任意拘禁。”

路透社的报道说,中国在新疆大规模监禁维吾尔和其他穆斯林的做法正在引发人权活动人士、学者、外国政府以及联合国人权专家的强烈抗议。

领导这个行动的加拿大外交部在发给路透社的一个声明中表示,他们高度关注中国政府在新疆对穆斯林进行大规模拘押和广泛监视的做法,加拿大外交部官员在联合国也直接向中国官员提出了维吾尔人处境的问题,也时常在双边或多边场合,公开或私下地向中国官员提出过有关新疆状况的问题,并将继续这么做。

报道说,虽然上述信函不包括美国大使的签名,但一位他国外交官表示,美国目前已积极致力于倡导维吾尔人和其它新疆穆斯林少数民族的权益。美国驻华大使馆在发给路透社的一份声明中表示,美国自2017年4月得知中国政府在多个再教育营里拘压着80万以上、甚至可能近二百万维吾尔、哈萨克和其他穆斯林的信息以来,就一直对这个问题警觉。美国将继续呼吁中国政府结束类似的适得其反政策,并立即释放所有被任意拘押的人。美国政府将致力于对那些犯有侵犯人权罪行的人进行问责,包括针对那些新疆官员进行制裁。

美国乔治华盛顿大学的国际关系学教授,新疆问题专家肖恩.罗伯茨 (Prof. Sean Roberts) 表示,在21世纪,还有一个大国政府从事大规模拘押少数民族的行径,这是很令人不可思议的。他希望更多的穆斯林国家也站出来谴责中国政府的这种做法:

“目前国际社会对新疆的人权状况越来越关注,这点令人欣慰。新疆穆斯林人遭受的人权打压是如今世界上最重要的人权危机之一。越来越多国家和国际组织以及人权活动人士,之所以日益关注新疆的人权问题,是因为中国政府对新疆穆斯林少数民族的大规模拘押和监视发生在21世纪。我希望更多的穆斯林国家和中亚国家也开始谴责中国政府的行为,否则北京会以西方国家干涉其内政为由而继续我行我素。”

中国政府对外界批评其人权状况一贯强调,其它国家不应该干涉内政。中国外长王毅日前还把有关中国大规模拘押穆斯林人的大量报道说成是“小道消息”。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在星期四的例行记者会上表示,西方国家对新疆的这种关注是没有必要的。她表示,这些西方外交官试图致函陈全国,表达他们对新疆人权状况担忧的做法,是超出外交官角色的举动。中国政府欢迎这些大使访问新疆,但反对他们基于恶意和偏见,干涉中国内政的企图。

报道说,许多国家的政府目前仍避免就新疆局势发表看法,这些国家的外交官私下表示,因为中国目前的经济实力和中国政府所启动的“一带一路”计划,涉及他们国内的一些基础建设项目,因此他们担心,就新疆局势发表评论会惹怒中国政府。

美国国会及行政当局中国委员会(CECC)共同主席克里斯托弗.史密斯众议员11月14日在美国众议院呈交了由多名两党议员联署的一项有关新疆少数民族人权的议案,谴责中国当局强行拘留约一百万穆斯林少数民族。议案呼吁中国政府立即停止对穆斯林少数民族人士任意拘押、施予酷刑以及逼迫他们放弃宗教信仰的做法;并表示,要对相关中共官员进行制裁。

当天,美国国会及行政当局中国委员会的另一位共同主席,共和党籍参议员马克-卢比奥 (Marco Rubio)和民主党籍参议员罗伯特.梅南德兹 (Robert Menendez), 以及其他15位两党参议员,联署向参议院提交了类似的《维吾尔人权政策法案》。

(记者:希望;责编:何平) 网编:郭度

(文章)版权所有 © 2006, RFA。 经自由亚洲电台Radio Free Asia, 2025 M St. NW, Suite 300, Washington DC 20036 许可进行再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