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特赦组织的最新研究发现,自俄罗斯入侵乌克兰以来,那些生活在俄罗斯占领区的民众,因寻求继续接受乌克兰教育而面临被残酷报复的风险。一些父母选择偷偷将孩子藏起来,以避免他们被带到“再教育机构”,或被带到俄罗斯收养,或被强迫进入教授俄罗斯课程的学校。
“国际特赦组织掌握的证据来自于23名教育工作者和16名有学龄儿童的家庭,这些家庭曾经生活或仍然生活在俄罗斯占领区。国际特赦组织调查记录了俄罗斯对乌克兰的侵略战争,是如何导致乌克兰面临严重且广泛的教育中断问题。在俄罗斯占领区,对当地家庭、儿童和老师进行恐吓和胁迫是家常便饭。由于俄罗斯在乌克兰展开无止境的恐怖活动,现在没有人是安全的。”国际特赦组织研究员安娜·赖特(Anna Wright)谈到调查结果时表示。
孩子们“躲起来”上学,是为了避免被报复
在侵略行动的巅峰时期,俄罗斯军队占领了乌克兰约四分之一的领土,而至今仍控制着约五分之一的领土。在被俄罗斯占领的几个月内,一些当地的老师和家长仍试图让孩子们学习乌克兰的课程,尽管这么做有遭到报复的风险。
一名当地教育官员曾表示,老师、学生和家长都变成了“游击队员,他们会在花园里挖洞,把笔记本电脑和手机埋起来,或者躲在阁楼和旧棚屋里寻找手机信号。”
在俄罗斯占领区,对当地家庭、儿童和老师进行恐吓和胁迫是家常便饭。
安娜·赖特,国际特赦组织研究员
乌丽安娜*是一间学校的图书管理员。她告诉我们,她不得不偷偷安排与学生会面给他们送书,因为俄罗斯军队会在他们村庄的街道上巡逻,且经常进行任意搜查。
有些父母为了孩子的安全,只得选择停止教育。波琳娜(Polina)是两个孩子的母亲,她与我们分享说,在俄罗斯占领的9个月里,她的孩子们几乎足不出户,因为她担心他们被带到俄罗斯。
生活在占领区的人民,继续遭受恐惧和威胁的侵害
克谢尼娅*是一名母亲,她的孩子叫基里尔*,是一位15岁的男孩。克谢尼娅来自赫尔松地区一个被占领的村庄,她向国际特赦组织讲述了2022年春天一位老师的家访事件。老师问基里尔是否会在9月份学校重新开放时去上学。克谢尼娅回答说基里尔不会去。到了九月初,几个穿着俄国军服的人就来家里告诉他们:“如果你的孩子明天不来学校,下周就会有巴士来把他送到俄罗斯的孤儿院。”于是基里尔只好回去上学,但他却发现学校里装饰了俄罗斯的国家标志,而武装人员则驻扎在校门口和大楼内。
另一名受访者则是一位教师,他来自扎波罗热地区被占领的别尔季扬斯克(Berdiansk)社区。他于2022年7月离开了占领区,但仍在继续为住在占领区的儿童提供在线课程。他告诉国际特赦组织,孩子们现在被迫学习唱俄罗斯国歌。那些拒绝学唱俄罗斯国歌的人,被威胁要从父母身边带走,带到俄罗斯孤儿院接受“再教育”。
在同一所学校中,国际特赦组织的研究员看到一份分发给所有学生的通知,上面写道:“看看四周,你会看到乌克兰摧毁了哈尔科夫、马里乌波尔和其他城市。如果你不想被乌克兰军队所杀,就告诉我们你所看到、你所知道的一切。”
洗脑教育和对老师的压迫,影响了孩子们的受教育权
汉娜*和奥莱娜*都是哈尔科夫地区一个社区里的教师。该地区于2022年3月至9月被俄罗斯占领。当时,她们收到了各自学校校长发的短信,试图说服她们在2022年9月学校重新开放时回去工作,教授俄语课程。两人都拒绝了,并躲了起来。
如果想帮助乌克兰抚平创伤,让乌克兰儿童的现在和未来不再那么痛苦,唯一方法就是俄罗斯必须结束对乌克兰的战争
安娜·赖特
当时,奥莱娜不得不放弃她的公寓,搬进邻居的家,而汉娜则偷偷地住在自己的房子里,代价是无法登记获得俄罗斯占领区当局提供的任何人道主义援助物资(比如食品包)。汉娜在接受国际特赦组织采访时承认,在没有任何收入和援助的情况下,度过八个月的占领期是非常艰难的。
来自俄罗斯占领区的家庭也提供证词,讲述了一个这样的故事:当地学校在重新开放时并没有足够或合格的教学人员。有报告称,孩子们被要求留在教室里,自行阅读教科书,这意味着学习质量不佳。
安娜·赖特表示:“如果想帮助乌克兰抚平创伤,让乌克兰儿童的现在和未来不再那么痛苦,唯一方法就是俄罗斯必须结束对乌克兰的战争。根据国际法,这场战争就是侵略行为。”
“与此同时,占领区当局必须立即停止恐吓当地人民,或强迫老师进行不适当的教育和其他虐待行为。在战争或占领期间,冲突各方仍受国际人道主义法和国际人权法的约束。而确保儿童获得优质教育的权利就是其中一项国际法义务,这项权利必须得到充分尊重。”
背景信息
自俄罗斯全面入侵乌克兰以来,国际特赦组织一直致力于记录战争罪和其他违反国际人道主义法的行为。国际特赦组织迄今发表的所有调查成果可在这里找到。
*出于安全原因,已使用假名
你能帮什么忙?
通过以下表格参与网络联署,要求俄罗斯当局停止对乌克兰儿童进行洗脑教育,并允许老师提供高水平的教育。
Amnesty International. 乌克兰/俄罗斯:俄罗斯对乌克兰的侵略战争阻碍了学校教育,儿童的未来岌岌可危 © Amnesty International 2024.